校庆征文 我与武大

【校庆征文】武大的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12-10-16 16:48 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阅读:
A A A

教育的作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非浃旬间可蹴就,需经潜移默化之影响,才有聚沙成塔之功效。学校的根本使命是“育人”,教育的真谛在于文化的熏陶。如果只是一味地教,那么教出来的是工匠,是机器,是千人一面的产品;以文化来熏陶,熏出来的便是气质,是韵味,是人格。

而武汉大学的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

自然之美

百度词条这样归纳:东湖之滨、珞珈山下的武大校园,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正因为她如画的风景,武汉大学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的自然之美,集自然天成之功,汇中外建筑之精,寓深厚文化之意,是几代武大人精心建设、着意营造的结果。

1928年,著名地质学 家李四光 教授骑着毛驴,带上干粮,选定校址于珞珈山。当时的农学院院长 叶雅各 教授亲自带领师生员工栽种了松、柏、枫、樟、银杏等三十多种树木和桂、梅、玉兰等三十多种花木。如今的武汉大学校园,有植物近900种,各种鸟类80多种,四季时时飘花香,林间处处闻鸟鸣,生机盎然。

在整体建筑上,既遵循中国传统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原则,又引入罗马式、拜占庭式建筑式样;在总体布局上,巧妙利用山湖形势,学生斋舍依山而建,使建筑群同自然、人文环境融为一体。2001年,武大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名人、巨匠留下的足迹,更为优美的校园增添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六一”惨案遗址、“六一”纪念亭、周恩来旧居、郭沫若旧居、李达故居等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李四光、王星拱、李达、闻一多、王世杰、周鲠生、夏坚白、叶雪安、陈永龄、张瑞瑾、朱裕璧和爱因斯坦、阿兰·佩雷菲特等中外名人巨匠的塑像,都向人们昭示着武汉大学的传统和骄傲。

精神传承

同样是百度词条的介绍:武大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她深厚的人文底蕴,百年沉淀下来的是武大人心中坚守的宽容与自由。三四十年代,这里就有斗士学者闻一多、绅士教授陈源国学大师黄绰、法学至尊周鲠生。曾任武大教务长的美学家朱光潜,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宽大自由”,他说过:“宽大自由教育必以博学为基,以守义为的。”

武大的 老师崇尚学术民主,崇尚学术自由,所以他们的观点永远百花齐放,见解往往标新立异建校伊始,学校就提出“学术研究要向深邃处发展,防止课程之浅薄”。武汉大学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拥有国内一流的学者 教授。既有著名国学大师、“章黄学派”创始人黄侃、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法学家韩德培,经济学家谭崇台等教授开一代学问之先;又有创立“李德仁”法的李德仁、创立“联合平方误差影响率”理论的刘经南等院士创科学技术之新;既有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校长质疑“顶峰论”, 陶德麟 教授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以科学的态度和大无畏的精神引时代风气之先;还有情系“杂交水稻”30年的朱英国、素有“中国航测之父”之称的王之卓、历经8个寒暑为葛洲坝工程立下汗马功劳的谢鉴衡等院士,为经世致用之学。高尚荫、吴于廑、冯天瑜、刘纲纪、宗福邦、鄂栋臣等教授,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率中国学者之先。他们为武汉大学营造出了自由争鸣、和而不同的学术风气,培育和传承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创新了与时俱进、博采会通的学术方法,形成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

武大学子则塑造了校园里自由的学习氛围,在情人坡晨读,在樟树林自习,学无定处,学无定时,学无止境。优良的爱国传统是一代代学子励志成才的精神动力,从十九世纪末自强学堂创建时就明确提出“以培植人材为本”、“上备国家任使”,到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建后的“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都体现了武大学子强烈的爱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在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武汉大学又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走进武大,欣赏校园美景,同时体验到深厚的人文底蕴、浓郁的学术气息。正是在这独特优良的育人环境中,武汉大学培育了30多万珞珈英才,不少校友成为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精英、社会名流,其中8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复兴和腾飞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武大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化韵味

武汉大学的文化之韵,蕴含在其办学特色之中。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武汉大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对高等教育教学有诸多创新,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全国首推“三创”教育。

1929年王世杰校长上任后的第一次演讲就明确提出:此行目的要创造一个新的大学;任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十年之久的 李四光 教授为毕业生题词:用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求人生的出路;王星拱校长提出教育不仅仅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还起着创造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周鲠生校长提出,武大要进一步的制成学术研究中心,形成文化思想运动的一个原动力推进学术创作。这些都富有深刻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涵。

1981年,学校提出要重视大学生的智能培养,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此后,学校多次提出:学贵创新,非创新不足以言学,要把武汉大学办成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摇篮等。

2001年,武汉大学召开合校后的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正式将三创教育列入《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和创业型复合人才。新武大组建以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各环节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通过三创教育进课堂、创新三创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营造三创教育的第二课堂等举措,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三创教育的系统工程。

武汉大学的格调,我认为是珞珈山育人生态环境的形成。福塞尔认为人的格调,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品质和智慧。这种格调与教养和品位有关,它使人获得普遍的认可、尊重和欣赏。正是珞珈山育人生态环境营造出的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和谐文化,在促进个人格调的形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下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学生为本。根据“80后”“90后”学生新特点,以学生现实需要为导向,用党的力量凝聚学生、决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化危为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珞珈山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思想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跑全国、自强学堂网站、珞珈风云学子评选、校领导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常态化、校园文化“超市化”服务、“无人监考”制度等,多种创新举措全面开花,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快向‘社会人’过渡,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90后”陆续进入大学,学校在全国高校推出了首份“90后”新生调研报告,针对该类学生群体特点,利用QQ、网络、飞信、博客、DV、微电影等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学生热捧。2006年开展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国外见习政策和2007年实施的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建设,为我校的育人生态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校十年来,石云霞、汪存信、姚端正等国家级名师耀眼珞珈;黄来女、陶孝芳、杨应成等一批批大学生典型闪亮武大;李勤、吴奇凌、应志豪等优秀辅导员感动校园并在全国脱颖而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等思政理论专著和《把握心灵的钥匙》《高校辅导员工作指南》《我是大学生》等学生工作成果熠熠生辉。

武汉大学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始终保持首推、引领意识,为我校乃至全国文化思想教育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也为武汉大学格调的提升埋下了文化的注脚。

(迎接校庆120周年系列征文•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武大精神

(编辑:陈丽霞)

>>>“迎接校庆120周年系列征文启事

//www.rocketslap.com/019/2011-12-21/12813.html

最新阅读